大语文时代,想要学好语文,可不能少了这个...
很多家长、学生都会疑惑,为什么上课认真听讲,下课认真做作业,努力学语文,语文成绩还是难以提高?很多老师会困惑,除了课堂教学之外,到底该用什么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?语文难学,语文难学好!那是因为没有找到语文学习的“根”。那么,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?语文教育的“根”到底是什么?其实,这
很多家长、学生都会疑惑,为什么上课认真听讲,下课认真做作业,努力学语文,语文成绩还是难以提高?很多老师会困惑,除了课堂教学之外,到底该用什么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?语文难学,语文难学好!那是因为没有找到语文学习的“根”。那么,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?
语文教育的“根”到底是什么?
其实,这本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,不少专家学者的教育经典论述中对此早有明确阐述。
当下语文教育乃至中国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,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丢失了读书之“根”上去找到原因。
老师和学生围着教科书,百多篇课文,从早学到晚,经冬复历春。
教来教去,语文被教成了一条风干的黄瓜,干瘪丑陋,食之无味。更为严重的是让数以亿计的学生把全部的精力、智力、体力封闭在极其有限的应考知识上。
追根探源,主要还是丢失了读书这个教育的“根本”。
培养读书兴趣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
古今中外堪称经典名著的作品浩如烟海,有一些作品偏深偏难,不要说孩子,就是成人接受理解起来都有相当困难。
如果上来就给孩子推荐这类作品,孩子很可能一下就会呛水,进而产生畏难排斥心理,从此拒绝读书。
推荐一本书之后,应该让孩子径直走进去,完全自主地去读,无拘无束地去读,轻轻松松地去读。
这样坚持下来,兴趣就会自然产生。兴趣一旦形成,孩子的读书爆发力就会产生,他们的理解能力、领悟能力、读写能力都会获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提高。
读书是慢功,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都需时日。但只要持之以恒,读着读着,难以想象的奇迹就会发生,所谓瓜熟蒂落,水到渠成。
朱永新先生这样说过:如果我们的孩子在10多年的教育历程中,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,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,教育是失败的;相反,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,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,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。
标签:大语文
文章链接:http://www.liberal-group.com/jtjy/506.html 文章来源:立博乐少儿素质教育官网